为了促进广大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我校于12月26至27日开展了名师团队项目式教学和青年骨干教师优秀课例展示汇报活动。项目式教学探究在科研处段主任的带领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本次活动有3位校级名师进行项目式学习课例展示;青年骨干教师是我校本学期重点培养的另一团队,经过一学期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有两位教师进行优质课例展示汇报。
读书启人智慧,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谈话。《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著作,有较深的理论性,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纯理论的著作,读起来较为吃力。周阮老师很好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曾经读过的《平凡的世界》,对其中的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长老统治等做了生动的解释,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同时追根溯源,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点探讨了一直被外国人诟病的中国人“私”的问题,让学生找到了我们国人的思想根源,也提升了思想觉悟,立志做一个“大道仁爱的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德育意义。
段蓝琪老师的项目式教学《证据推理——铁元素价态综合探究》设计立意新颖,构思独特,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情境、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提前预习并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和实验探究等对物质进行初步认识。课堂上通过四个环节:初识物质交流汇报、宏观探究微观分析、创新研发作品展示、模拟城市布局规划,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创新意识萌发、社会担当与责任感得到很好的激励。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学生展示实践宣传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项目式教学中,孟老师采用课上课下两结合,实验探究相统一的授课理念,很好的将项目式学习做到实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细胞呼吸的原理。课本实验和课外实验中找不足,广泛阅读查找资料,师生一起研究不断改良实验器材,将课本定性实验重新设计出定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科创新,引导学生将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青年骨干刘英老师成功展示了名称为《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整合》的复习课,刘老师通过展示学生绘制知识体系,让学生对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有一个整体认识,形成知识框架;然后对每节的重难点进行攻破,通过知识提问和习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读图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习题讲解中重注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词的圈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堂学生参与度高,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和做题方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都等到了提升,对人地关系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青年骨干教师徐慧莹老师展示了一节关于保护鲨鱼的说明文B2U6 Sharks: Dangerous or endangered ,课文围绕“鲨鱼是危险动物还是濒危动物”展开讨论,引发人们对保护海洋动物这一话题的关注。徐老师采用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做铺垫。通过问题驱动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来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鲨鱼的看法的变化,通过批判性思维,来树立正确的海洋生物保护观,并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本次活动的开展,既为名师团队和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教科研水平提高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尤其对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埠上桥兴路威海市第三中学 邮编:264200 电话:0631-3808866
版权所有©1999-2021 威海市第三中学 鲁ICP备09086135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40200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