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惠美三中 党建专栏教学科研教师队伍惠美德育家校合作招生考试教工之家 信息公开 学校安全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通知通告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威海三中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19/12/23 14:55:42  来源:本站  作者:  
浏览:0

2017级学生开始,我省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出台了《2017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为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与高考改革的衔接,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中的核心作用,现制定我校课程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实现多元发展,综合布局,特色鲜明,优质提升的办学目标。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学校实际出发,坚持“一体两翼”办学模式和“三自一立”育人理念坚持“以美立校、立美育人”的惠美文化为引领,打造具有三中特点惠美课程体系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培养“品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突出、定位明确”的惠美学子

二、实施原则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国家课程校本化为手段,开展分层分类教学,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为依托,构建学校特色,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台。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课程建设实施组织机构

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顺海

副组长:战振宁  

组员:张玉鹏  张志见 袁继彪 段蓝琪 李纪彬 梁俊杰 张祖铭

       吴宾 李冰 于春 于利

2.课程实施督导小组

组长:战振宁

组员:张玉鹏  张志见 袁继彪 段蓝琪

四、我校课程体系及开发安排

(一)我校的课程体系

为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高中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我校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节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认真学习威海市教研中心《普通高中课程纲要与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包括招生情况、历史传承、高考情况等,制定了威海三中惠美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美德课程、美智课程、美行课程、美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类分项的具体表现。整个课程体系将课程类别、课程功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清晰展现,上下贯通,综合统一。该体系既体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安排与实施,又将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师资现状等有机融合,既丰富学校惠美文化的内涵,又将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人生规划等思想理念充分展现,内容丰富充实、目标精炼简洁,执行明确具体有抓手。

结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帮助下,惠德修身、惠益智、惠行提能、惠憬导航,能够做到品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突出、定位明确通过课程体系的培养,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23111.png

(二)课程开发

1.国家课程根据各学科各模块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导学案,体现分层分类教学。另外,《党团教育》、《军训及国防教育》、《社会服务》、《考察探究》、《职业行业体验》课程学生处负责制定《某某课程实施、评价办法》。

2.地方课程主要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部分内容。科研处制定《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评价办法》,语文教师组织实施;制定《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建设方案》,开发《学科选修指导》课程,9个学科每科2节,共18节。学生发展指导中的《认知自我》、《专业选择指导》课程由学生处负责编写及组织实施。

3.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德育教育》、《生命教育》、《特长教育》(社团)、《竞赛及学科拓展》课程由学生处、教务处负责编写及组织实施。

程开发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相关部分要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具体实施要求见《威海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三)课程实施

根据我校课程体系内容及《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节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我校2017级以后学生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如下。

1.必修课程全部按照年级修习时间要求开设,满足88学分。教务处修订了原有的《学分认定办法》。

2.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属于学生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党团教育,统一协调,布置安排,以前研究性学习在科研处,综合实践课在教务处,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在学生处等,部门安排工作容易重复。成立生涯规划团队,保证课程的师资力量。

3.选修I,在高二开设,其中42学分,38分来自于文化课3+3选修I内容,剩余4学分来自于信息技术2分、音乐、美术各1分,体育与健康选修I内容视具体情况而定。

4.选修II14学分中华传统文化4分,学生发展指导1分,剩余9分,我校德育课程、生命课程等利用班会课每学期18次,6个学期4—6学分,剩余3—5学分在高二选科之后的所选学科的拓展,依托选修II教材。这14分是针对全体学生。

5.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校本课程每学期初进行申报统计,按照报名情况由具体指导教师进行开设,同时负责学分的认定。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课程建设领导组,挖掘现有课程资源,定期督导课程建设情况,对课程实施在政策支持、条件改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尽可能使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组织相关教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2.思想保障

加强学习,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思想认识保障。为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全体教师均加强学习,吃透课标,熟悉教材。同时抓好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研修,为正确实施新课程,主动接受新课程提供思想认识上的保障。抓好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了解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掌握学分管理的办法,提高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校本研训一体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引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3.宣传保障

加强宣传,为实施新课程营造舆论保障。首先,通过各种形式向高一新生及家长宣传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意义、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程序及评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其次,在全体师生中营造为课改服务、为课改尽责、为课改献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鼓励氛围,共同关注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4.评价保障

师生评价,要做到科学有效。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实施、开发、创新课程的能力,发挥评价对实施新课程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尝试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探索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5.经费保障:

加大投入,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经费保障。新课程工作的顺利实施,经费重点在师资培训、引进技术、完善设施设备、活动开展与绩效评价等方面,学校要统筹兼顾,有所倾斜,为新课程顺利实施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

威海市第三中学

2018918

 

附:2017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学分安排

(一)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课程安排指导表

时间

 

科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学段1

学段2

学段3

学段4

语文

语文1

语文2

语文3

语文4

选修Ⅰ:在语文5、选修模块中选0-4个模块(0-6学分);选修Ⅱ:其他模块

数学

数学1

数学2

数学3

数学4

数学5(第一章)

选修Ⅰ:在数学5(第二、三章)、数学2-1、2-2、2-3中选0-4个模块(0-6学分);选修Ⅱ:其他模块

英语

英语1

英语2

英语3

选修Ⅰ:在英语4、英语5、英语6、英语7中选0-4个模块(0-8学分);选修Ⅱ:其他模块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政治生活)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

思想政治(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

选修Ⅰ:在经济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选0-2个模块(0-6学分);选修Ⅱ:其他模块

历史

历史Ⅰ

历史Ⅱ

选修Ⅰ:在历史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选0-3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地理

地理1

地理2

选修Ⅰ:在地理3、自然地理基础(与地理1对应的内容)、环境保护中选0-3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物理

物理1

物理2部分内容、选修3-1部分内容

选修Ⅰ:选修Ⅰ-1的内容是物理2部分内容、选修3-1部分内容、选修3-2;选修Ⅰ-2的内容是选修3-3部分内容、选修3-4部分内容;选修Ⅰ-3的内容是选修3-4部分内容、选修3-5。在其中选0-3个模块

选修Ⅱ:其他模块

化学

化学1

化学2

选修Ⅰ: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中选择0-3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生物

生物1

生物2

选修Ⅰ:在生物3、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选择0-3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信息技术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Ⅰ:网络技术应用(必选),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丶数据管理技术丶人工智能初步中选0-3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通用技术

必修:技术与设计1/2、技术与设计2/2;选修Ⅰ:在现代家政技术、服装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中选0-4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音乐

音乐鉴赏

其他1个模块(必修)

选修Ⅰ:除必修之外余下的4个模块中选0-4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美术

美术鉴赏

其他2个模块(必修)

选修Ⅰ:在美术表现系列或者选修Ⅰ中选0-5个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体育与健康

必修12个模块,选修Ⅰ:除必修之外选修0-18模块;选修Ⅱ:其他模块

综合实践活动

考察探究活动

包含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野外考察等,至少完成2个课题(或项目)

社会服务活动

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为主,三年不少于25个工作日

职业体验活动

其中,军训1学分;职业行业体验3 学分,合并到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中一并实施

党团教育活动

1学分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学分,占用选修Ⅱ学分,高一、高二每周1课时;学生发展指导4学分,其中占用综合实践活动3学分,占用选修Ⅱ1学分,高一、高二每周1课时。

学校可利用选修Ⅱ学分,开设不少于9学分的校本课程。

(二)选修II具体内容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地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少II—6

化学:《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和总的化学学科》

生物:《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

美术:选修II中所选模块或内容不予限定,学生可自行选学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三)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课程学分结构表

科目

学分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备注

必修

选修I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语文

8

0-6

4

4

0-2

0-2

0-2


选修Ⅱ课程(含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选修Ⅱ模块、专题教育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数学

8

0-6

4

4

0-2

0-2

0-2


外语

6

0-8

4

2

0-2

0-2

0-2

0-2


思想

政治

6

0-6

2

2

1

1

0-3

0-3


历史

4

0-6

2

2

0-2

0-2

0-2


地理

4

0-6

2

2

0-2

0-2

0-2


物理

4

0-6

2

2

0-2

0-2

0-2


化学

4

0-6

2

2

0-2

0-2

0-2


生物

4

0-6

2

2

0-2

0-2

0-2


信息

技术

2

2-9

2+2(占用选修I 2学分

0-7

通用

技术

4

0-9

4

0-9

音乐

3

0-9

1

1

1

0-9

美术

3

0-9

1

1

1

0-9

体育与健康

12

0-18

2

2

2

2

2

2

0-18

综合实践活动

考察探究活动

6


6

社会服务活动

5


5

职业体验活动

4


4

党团教育活动

1


1

地方和校本课程









≥14

合计

88

≥42







≥14

(四)2017级学生国家课程修习要求

1.学制和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41周,每周35学时,每学时按45分钟计。

2)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学段安排课程。

3)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一般1个模块教学时间36学时可获得2学分,1个专题教学时间18学时可获得1学分。模块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学时的倍数,一般一个学科每周4学时、2学时或1学时。

2.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结合我省实际,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实际进行安排,既要与新高考有机衔接,又要有利于平稳过渡。

 (1)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I、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由国家统一设置,学生必须全部修习,打好共同基础,促进全面发展。必修模块学习顺序可根据学校教学情况适当调整。

  选修Ⅰ课程由国家统一设置,学生必须从中选择相应模块修习,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基本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选修Ⅱ课程由国家在必修与选修Ⅰ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和地方或学校开发的课程组成,学生按照需要修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特殊需要,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2)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规定课程,以及地方或学校开发的课程。

  音乐、美术三个学年都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三个学年每周必须开设,应提供模块供学生选择。

 (3)为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发展指导等地方课程。

 (4)高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学时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修Ⅰ课程不少于42学分,选修Ⅱ课程(含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选修Ⅱ模块、专题教育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参加夏季高考的学生应修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必修和选修Ⅰ课程学分,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修满必修和选修I课程学分,还可选择其他学科感兴趣的模块进行修习;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可修满技术学科的必修和选修I课程学分。

 (5)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实施。考察探究活动6学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为主,学生至少应完成2个课题或项目。社会服务活动5学分,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为主,三年不少于25个工作日。职业体验活动4学分,以军训、学生发展指导为主,其中军训1学分、学生发展指导4学分(含选修Ⅱ中的1学分)。党团教育活动1学分。利用课外时间安排活动原则上不超过综合实践活动总时间的三分之一。

 (6)选修Ⅱ课程可以在各学期适当分散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高一年级开始安排。各学校要确保高二全学年和高三学年第一学期,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2个学时的选修Ⅱ学习时间。要积极开设好校本课程且每周安排不少于1学时。选修Ⅱ课程(含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考核,由学校自主实施,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地方课程纳入语文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7)各学科必修模块为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范围。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和选修Ⅰ两部分。

 (8)按照科学安排各学科教学和学完即考的原则,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5个学科最早可在高一下学期末开始参加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等4个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时间不得早于高二上学期;技术类课程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时间不得早于高二下学期;体育、艺术等科目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时间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学科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试卷分值为100分,语文学科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他8个学科均为90分钟。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和分值另行规定。

 

威海市第三中学

2018年9月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埠上桥兴路威海市第三中学 邮编:264200 电话:0631-3808866

版权所有©1999-2024 威海市第三中学   鲁ICP备09086135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40200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