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惠美三中 党建专栏 教学科研 教师队伍 惠美德育 家校合作 招生考试 教工之家 信息公开 学校安全
信息公开 | 体育评价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评价

威海市第三中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22-09-27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按照市局重要部署,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体育卫生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做为指导,本着“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适宜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我校的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主要目标

(一)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学练结合的多元模式,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掌握技能与健身习惯相结合,坚持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创新载体。

(三)学校推动和学生主动结合,坚持先行先为与分享共享,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好的专业平台,构筑体育与健康课程新高地。

(四)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由统一向多元、由普遍向个性转变,为特长学生打通上升通道。

三、建设内容

为了更好的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重点围绕体育、、心理、卫生、保障四个方面进行。

体育方面包括课程体系建设、特长培养体系建设、体质检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健康知识教育建设四个方面;卫生包括视力健康体系建设、防疫体系建设、身体健康检测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包括心理活动室建设、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家长学校培训;保障包括组织建设、经费保障、队伍建设、饮食安全等。

(一)体育方面

1.课程体系建设

将课程划分为体育、健康、活动三大类,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体育类课程

课程目标:

打造终身体育的基础,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觉锻炼。

主要内容:

必修科目:体能训练18学时一个学分,安排在高一上学期前半学期修完。

选修科目:根据校场地器材及教师配备情况,设置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羽5个选项模块供学生选择

体质检测:安排在每年5月和11月份,按照要求规范进行体质健康检测,及时上传体质健康平台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体育组通过集体备课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宏观调整体育课程建设,最大化发挥体育课程的体质锻炼功效,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同时根据基地建设规划,按时配齐学生体质检测仪器。

师资分配:

必修科目教师:林乐涛、刘增升、刘华军、吕军、刘振浩、安华伟、董淑娟。

选修科目教师:排球刘振浩和邱强,篮球吕军和丛东风,足球林乐涛和安华伟,乒羽刘华军和刘增升,健美操董淑娟

体质检测教师:学校负责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体育教师全面负责测试工作和数据汇总工作,桥头卫生院负责学生的健康体检。

课时安排:

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的11月份4个周,合计8节课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12月上旬完成数据汇总,12月中旬完成数据上传工作;

高一、高二、高三级部每周安排2节选项教学课;

③每节体育课,课前十分钟进行体能强化训练。

2)健康类课程

课程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运动保健、卫生保健、心理保健、疾病防控、营养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主要内容:

健康教育专题模块一个,学分18学时,平均分布在六个学期进行。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要求,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科学发展体能培养体育品德塑造健康方式体育文化五个方面开发健康类课程,内容包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学校指导、认识体能、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发展柔韧性、发展反应平衡协调灵敏和速度、形体练习与健身、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生活方式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运动安全、紧急避险、体育的演变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等19个方面。

师资分配:

挑选5名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负责开发体育健康校本课程,校医与心理教师协助完成。根据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安排刘华军老师开发“认识体能、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3个校本教程,吕军开发“发展柔韧性、发展反应平衡协调灵敏和速度、形体练习与健身”3个校本教程,刘振浩老师开发“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3个校本教程,安华伟老师开发“生活方式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校本教程,董淑娟老师开发“运动安全、紧急避险、体育的演变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5个校本教程。

课时安排:

高一学段上学期开设“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学校指导”、“认识体能”、“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三节健康课程,时间为10月、11月、12月每月的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高一学段下学期开设“发展心肺耐力与改善身体成分”、“发展柔韧性”、“发展反应平衡协调灵敏和速度”、“形体练习与健身”四节健康课程,时间为3月、4月、5月、6月每月的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

高二学段上学期开设“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节健康课程,时间为10月、11月、12月每月的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高二学段下学期开设“生活方式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健康”三节健康课程,时间为4月、5月、6月每月的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

高三学段上学期开设“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运动安全”、“紧急避险”三节健康课程,时间为10月、11月、12月每月的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高三学段下学期开设“体育的演变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三节健康课程,时间为2月、3月、5月每月第一个周的第一节体育课。

3)活动类课程

课程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丰富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突出广泛性、趣味性与竞技性,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快乐成长。

主要内容:

开展常规阳光体育活动。从实际出发,针对季节特点,充分挖掘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开发阳光体育常规项目和集体操特色项目,将“多彩大课间”、“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纳入每日常规活动,实施常规阳光体育活动。一年四季早操不断;5月初至9月底,韵律操;10月至来年5月,上午韵律操,下午跑步;上午大课间、每晚自习二最后五分钟眼保健操。

开展校园传统体育赛事。打造校内传统体育赛事,把各项竞赛活动贯穿于全学年。校内体育赛事安排:1月份举行跳绳踢毽子班级对抗赛,3月份举行沙包比赛4月份举行春季趣味运动会,5月份举行韵律操展演,9月份队列会操比赛,10月份举行秋季运动会,11月份举行拔河班级对抗赛,12月份举行跳绳比赛。

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基于体育选项教学,结合师资专业,根据学生加深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组建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高考等体育社团,集中训练,发展学生特长。

师资分配:

高三召集人负责田径、女足、体育高考社团训练及比赛;

吕军老师负责男篮、男排训练及比赛;

刘振浩负责女篮、女排社团训练及比赛;

刘华军老师负责乒乓球、训练及比赛;

安华伟老师负责田径、男足训练及比赛

董淑娟老师负责健美操社团、女足训练及比赛;

课时安排:

每周二、周四下午七八节多元校本课程(4课时)进行社团训练;各级联赛赛前一个月的周六下午或周日下午进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

2.特长培养体系建设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是“为了适宜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与发展,建立兴趣培养、社团指导、专业训练、高校深造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

1)特长招生

为满足特长学生的发展需求,每年制定学校体育特长生招收计划,招收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专项20人,保证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人才梯队建设。

2)兴趣培养

根据校场地器材及教师配备情况,开设排球、篮球、足球、乒羽、健美操5个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专长,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3.社团指导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成立田径、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高考等7类体育社团,每个社团的人数控制在30—50人,每周周二、周四下午统一集训,在选项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体能训练和专项运动技能提升,挖掘学生潜质。

4.体质监测体系建设

每年5月、11月,三级部分批次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质监测;测试结束后由级部按照体测成绩登录表,对未测人员进行核查情况并备注标明;各级部备课组长将数据录入体测数据模板中,由级部对体测成绩进行公示5天;各体育备课组长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与整理于第二月中旬前将测试数据(含测试项目成绩、测试时间、地点、方式、人员和年度工作报表等信息)及时上传至“青少年健康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工作总结和材料归档。

(二)卫生

1.健康体检制度

严格落实中学生体质监测制度,每学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

1)前期筹备:一是组建组织机构 、工作小组;二是积极联系体检机构,明确体检时间;三是确定体检地点;四是明确体检流程

2)明确体检项目

内科常规检查(含病史询问) 、外科检查 、形体指标检查 、肺活量 、生理功能检查(不含肺活量) 、眼科检查 、口腔科检查 、耳鼻喉科检查

3)责任分工

①确定体检人员。班主任要提前确定本班学生体检名单。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体检的学生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写明不能参加体检的原因,经家长签字确认后交给班主任和级部,由级部统一送往学生处存档。

②召开专题班会。体检前 1 天,班主任提前召开主题班会,说明体检流程和填写体检表的注意事项,强调仪容仪表、体检纪律和文明礼貌等相关要求。

责任部门:各级部    责任人:全体班主任

③安排班级顺序。检查前一天,各级部负责按照课程安排,确定班级体检顺序。

责任部门:各级部   责任人:张祖明、李小飞、孙兆辉

④联系体检机构。

①检查前一周,学生处主动与环翠区桥头镇卫生院进行协

调沟通制订体检工作方案,印制体检表;

②获取体检码;

③检查前一日第一节晚自习,发放体检表和体检码;

④设置 5 个检查室,并于检查前一天在每个检查室门上贴好门签,门签内容为:听诊室 1、听诊室 2、血压测量室、综合检测室、视力检测室。

责任部门:学生处   责任人:刘增升

⑤场地设施保障。

检查前两天,检查供电设施,保障供电工作; 按照时间安排,开关 27 号楼大门及一楼走廊隔离门;检查前一天,提供体检工作所需的桌椅。听诊室 1 摆放 2 桌子、4 椅子,听诊室 2 摆放 2 桌子、4 椅子,血压测量室摆放 4 桌子、6 椅子,综合检测室摆放 2 桌子、4 椅子,视力检测室摆放 4 桌子、4 椅子。

责任部门:总务处   责任人:王韶海

⑥体检结果反馈。 体检结束后,家长和学生均可以登录山东省学生健康网 (www.sdjktj.com)或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查询孩子的体检结果。

山东省学生健康网二维码

 

环翠区桥头镇卫生院将体检数据进行个体和群体的统计、分析、评价,并出具体检报告,提出健康指导意见。综合体检报告单应于检查后一个月内反馈给学校。

负责部门:环翠区桥头卫生院   负责人:王洪章

4)工作要求

①学生方面。体检前,需将体检码用铅笔写在体检表封面右上角处;体检中,需尊重体检医生的工作,如实向体检医生反映自己的身体真实状况及病史,做到遵守体检纪律,听从安排,讲文明,不喧哗,不打闹;体检后,要有秩序返回教室。

②班主任方面。体检前,要细致做好班级体检准备工作;体检中,要随班维持班级秩序,监督学生的体检进程,避免有学生遗漏检查项目;体检后,要做好后继工作。

③校医方面。学生体检期间,在 27 号楼一楼进行巡视,观察各检查室的工作进度,合理调配体检学生,提高体检工作效率。

④级部方面。学生体检期间,级部干事在 27 号楼大厅维持整 体秩序,观察工作进度,联络管理主任进行班级调度;管理主任在级部维持级部纪律,接级部干事通知后,及时安排后续班级及时到达体检地点。

2. 视力健康系列

1)教育每个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学校校医室定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讲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2)坚持每天两次眼保健操制度。分别于上午大课间和晚自习第二节课后开展,级部学生会成员进行检查,对不做、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的学生及时纠正并纳入个人日常考核中。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增加中小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少吃甜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强化各级部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制定晚自习时间。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引导家庭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4)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已经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5)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制定手机管理条例,宣传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6)坚持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每周温馨提示等多种形式,切实强化家长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

7)改善学生视觉环境。

按照上级关于用眼卫生对环境的要求,对教学环境全面规划,对设备设施排查整改,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全面达标。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教室黑板做到无眩光。

8)落实视力健康监测。

每学期定期组织2次视力检测3月、6月、10月、11月),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坚持预防为主,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引导视力异常的学生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3.生理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一是通过广播、展板、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学生龋齿、近视眼、脊椎弯曲、沙眼、蛔虫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和流行病、禽流感、结核病、狂犬病、结核病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艾滋病流脑、乙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与娇治。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卫生纪念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卫生保健意识深入人心。利用 3月3日全国爱耳日、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 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6 日国际禁毒日、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12 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进行广泛卫生知识宣传,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师生树立学校是我家,健康靠大家的浓厚意识,增强师生讲卫生、重健康、防疾病的意识和自律行为。三是进一步做好慢病防治工作。 加强红眼病(急性结膜炎)预防知识的宣传。

2)加强疫情防控,切实做好学生的晨午晚检工作班主任、级部要提高对学生晨午晚检工作的认识,认真落实每日零报告,不断完善防控方案,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发现学生有发热、流感、猩红热、水痘等流行性疾病症状的,应在最快时间报告级部、学校医务室和学生处,并认真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班主任和校医要迅速向学生处报告并采取措施,隔离病人,送专业医院治疗。通过摸排、电话咨询等形式,全面落实全校师生的重点人员摸排工作,做到重点人员一人一档,无遗漏。

3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学生处要科学划分班级清洁区域,责任到班级,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会卫生部要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评比工作;总务处要督促清洁工做好环境的保洁、厕所的清洁、消毒和垃圾的及时处理工作。各个班级、办公室、走班教室要加强清洁卫生值日制度

4)继续开展卫生创建与检查评比活动。开展各类卫生创建活动,学生处值班人员每天应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公示、督改,并记录好卫生台账,学期末组织评选优胜级部惠美班级

5)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继续组织好女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注重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三)心理健康系列

1.设计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结合实学校际, 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而开设的。根据《纲要》要求,除了应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课程目标

按照《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教学成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要达到以下目标。

1)总体目标

①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②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③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2)分层目标

高一:根据高一级学生离开家庭独自一个人外出求学,在缺乏学习和生活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较快的投入大高中学习生活中,学校将高一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顺利走过高中过渡期。

高二: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由于学生刚度过高一适应期,对高中生活失去新鲜感,我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寄宿,自控能力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心里比较浮躁,会出现早恋的苗头,容易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将高二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独立生活,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高三学生在这个阶段面对艰苦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发生冲突和波动,这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发展的道路,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面对未来、面向成功具有奉献精神,能够正确的认识考试的目的,进行系统的知识复习,娴熟地调节考前情绪,完成升学阶段的最后冲刺。

3.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具体实施

1)教师队伍

华丹,心理学方向;张红梅,亲子沟通方向;吕建华,生涯规划方向;都平,学法指导方向。

2)教学内容及计划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家长学校培训三部分组成, 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A、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由三部分组成,心理健康课程、专题讲座、心理电影赏析。

1)心理健康课程

① 授课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

② 授课地点:报告厅

③ 时间安排:下午自习或班会

④ 授课对象:全体学生

⑤ 课程安排

 

高一级上学期课程安排

主题方向

单元内容

实施时间

课时要求

适应环境辅导

认识学校环境,了解本校学习资源

 

第一周

 

1

认识新同学,接受新教师

如何赢得更多新朋友

 

 

 

 

 

 

学习心理辅导

了解高中与初的学习差异(课程设置、学科特色、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周至第九周

 

 

 

 

 

 

 

 

2

学习动机辅导(为什么学?为谁学?如何确立适当学习志向水平?)

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主动学习、遇困难能主动求助、懂得主动利用教学资源)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a.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b.怎样预习、复习、听课与记笔记?

c.掌握学习中如何自我调控?

d.有效记忆的方法e.如何面对考试?

 

自我意识辅导

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结合心理档案)

 

考后

 

1

如何面对心理落差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心训练)

 

 

 

高一级下学期课程安排

主题方向

单元内容

建议实施时间

课时要求

人际交往辅导

了解你我他

 

开学初

 

1

成功的交流


亲子沟通 PAC



情绪辅导

情绪 ABC 理论

随机安排

1

承受挫折辅导

做个意志坚强的人

 

考后

 

1

面对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生涯心理辅导

分科选择指导

  期末

1

 

 

高二级上学期课程安排

 

主题方向

单元内容

实施时间

课时要求

学习适应

辅导

分班后如何尽快安定下来?

 

开学初

 

1

分班后的学习指导

 

异性交往辅导

辩论会:中学生早恋利大还是弊大?

 

 

上半学期

 

 

2

爱情是怎样的?

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自我意识

辅导

我的优点缺点

 

下半学期

 

1

如何完善自己?

 

 

高二级下学期课程安排

 

主题方向

单元内容

实施时间

课时要求

 

 

理想辅导

人生探索(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上半学期

 

 

2

人应该怎样活着?

我的未来——自我目标设计

 

承受挫折辅导

人生冒险

 

下半学期

 

2

坎坷人生

战胜挫折的奥秘

 

2)专题讲座

①场所:学校报告厅

②对象:全体学生

③计划安排

高三级上学期讲座安排

 

主题方向

讲座内容

实施时间

 

 

理想辅导

人生坐标

 

 

上半学期

自我实现与升学、社会需要的关系

合理竞争

与人合作

 

高考心理辅导

高三学习方法谈

 

下半学期

影响高考成绩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如何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复习?

 

 

高三级下学期讲座安排

 

主题方向

讲座内容

实施时间

 

 

 

 

高考心理辅导

如何确定自己的升学目标?

 

 

3 月

如何科学驾驭时间向高考冲刺?

复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怎么办?

怎样培养高考时答题的应变能力?

应试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临近高考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4 月

高考应试的策略和技巧有哪些?

 

5 月

高考前 15 天应如何复习和调整心态?

考试焦虑辅导

升学择业辅导

如何根据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选择专业

 

6 月

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3)心理学电影赏析

①参与对象:住宿生

②计划安排

B、心理咨询辅导

心理咨询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主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1)开放时间: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天 15:00—17:00 开放,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2)开展形式: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宣传教育活动。

①个体心理咨询

面对面心理咨询:通过与学生的直接沟通,更好地掌握来访学生的情况,更深入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书信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室外设置心语信箱,给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交际的学生提供咨询途径。

电子邮箱心理咨询:开通电子邮箱,拓宽咨询途径,快速、便捷、保密的交流方式,更加方便学生吐露心声,进行高效的心理咨询。

②团体心理辅导。为有共同心理需求的同学提供帮助,心理咨询师组织团体成员通过参加游戏活动、拓展训练、专题培训、小型讲座、团体咨询等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

③宣传教育活动。将每年的5月份定为“心理健康宣传月”,届时将组织心理委员,带领各班学生,通过横幅、橱窗、展板、校园广播等形式,为广大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同时,将组织学生发放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正确观念,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与作用。

C、地点:钉钉直播          

内容:

 

主题方向

 

 

如何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5.活动室建设

办公楼二楼东设置心理咨询师、活动室、工作室。

1)心理辅导室应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心理辅导室外应设有心理信箱。

2)团体活动室面积要求20平方米以上/每间,基本设施配有可移动桌椅、座垫、多媒体设备。可根据条件配备团体心理辅导箱、游戏心理辅导包等。

3)办公接待区面积要求15平方米以上,基本设施配有电脑、打印机、电话、档案柜、期刊架、心理书籍等。

四、保障措施

(一)领导小组

 长:王建光

副组长:张玉鹏、林乐涛、袁继彪

 员:李纪彬、段蓝琪、刘增升、王韶海、梁俊杰、周阮、孟令相、于玲玲。

 责:负责对学校课程基地建设进行决策和部署,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规划和工作管理制度,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二)课程实施小组

长:林乐涛

副组长:刘增升、梁俊杰、张祖明、李小飞

 员:戴西华、姜义培、孙兆辉、全体体育老师和班主任

 责: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校本课程模式,组织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指导课程基地建设的教学和教研活动,落实课程实施时间,对课程基地建设情况实施测评

(三)经费保障小组

 长:王绍海

 员:原晓珍、车晓丹

 责: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加强审计监督。

(四)基地建设小组

 长:林乐涛

副组长:刘增升、刘华军

 员:吕军、刘振浩、安华伟、董淑娟

 责:负责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的全面实施,组织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合理构建校园体育场地设施,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对课程基地建设实施工作进行分析、鉴定和总结。

(五)师资队伍建设

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基地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多渠道配齐配足教师,建立健全师资培养体系和责任运行机制,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基地建设当中,一专多能,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发展。

1、体育教师队伍

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校内每月开展一次体能教学专题教研活动或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业务培训,撰写论文,汇编校本课程,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练员培训,力争拿到各级教练员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2、健康教师队伍

健康教师队伍由7名体育教师、2名校医、1名心理教师组成,鼓励健康教师队伍多读、多看、多学习,逐步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威海市第三中学健康教育校本教程》。

(六)饮食安全保障

1.制定科学营养食谱。

食堂饮食注重荤素搭配、营养科学,注意食物的加工烹调方法, 以及膳食时间、进餐环境等。保障学生能够合理取食膳食,维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2.强化就餐监督管理。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学校落实了“明厨亮灶”要求。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3.打造智慧餐厅

完善学校食堂智能化管理系统,启用“智慧点餐”系统。学生与家长通过网络按需选餐,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满足个性化需求,也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饮食健康教育。

4.保障饮水安全。

学校饮用水使用的是威海水务集团管网自来水,配备的开水器证件齐全、质量合格;市卫健委卫生监察支队每学期都来学校检查饮用水设施设备的运转情况,学校每学期初索取自来水水质检验合格报告;开水器定期更换滤芯,进行水龙头消毒,每学期取水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水务集团每月到校检测水质;确保师生饮水健康,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2021年体卫艺工作汇报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埠上桥兴路威海市第三中学 邮编:264200 电话:0631-3808866

版权所有©2024 威海市第三中学 本站支持IPv6访问   鲁ICP备09086135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402000196号